寻书网

寻书网>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图片 > 第四章(第3页)

第四章(第3页)

164定情。未婚青年男女放寮为社会所承认,尽管一对情人可以在寮房中尽情玩乐,但事后

双方都不需要承担结婚的义务。

咬臂

黎族未婚的青年男女相识之后,就会双双到少女们的专门住所去唱歌,少女如果喜欢某一小伙子,就和他唱答。经过一段时间的往来,彼此如情深意笃,姑娘就会送给小伙子绣有鲜花和蝴蝶的腰带。小伙子接受姑娘的信物之后,就要在姑娘的左手臂上咬出两排深深的牙齿印。姑娘被咬之后,心里十分高兴。黎族认为,小伙子咬姑娘的手臂,是表明小伙子对姑娘的爱,咬出的牙印越深表示爱得越深。

吃槟榔

黎族姑娘刚出生的时候,父母会在家中种一棵槟榔树。姑娘出嫁后,这棵槟榔树也随之迁往男家。这个妇女死后,槟榔树也随之砍去。这种做法是希望女子像槟榔树一样正直不二。黎族小伙子求亲,都会送一盒槟榔给女方,姑娘的父母如果开盒取一颗槟榔,就是答应了这门亲事。

良辰吉日到了,女方家热闹非凡,远近的亲戚都挑着糕点,携儿带女,还有村里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女方家等待吃槟榔。此刻两名媒人拿出议定的财礼于客堂坐定后,女方父母便于桌上掀开毛帖,吃槟榔,此时都是成双成对,父母或哥嫂,否则不吉利。媒人分送槟榔看辈份,大的给吃,小的只好自己讨吃。款宴时,媒人送来的600个槟榔中,40个刻有形色多样的花纹,这是专送给父母至亲的。

迎亲

结婚前一天,男方派人挑议价物品给女方,第二天晚便算结婚日。送女、娶妻均在晚上,一到下午男方便派族内两名女青年带上槟榔、香烟、糖果到女方家迎亲,须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到。一入晚,嫂或堂表嫂帮嫁女梳妆打扮。完毕、女方姊妹或者表、堂姐妹簇拥嫁女抱头痛哭。哭声象征了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感怀,依依惜别,姊妹要天各一方、悲喜交加。此时,姐夫(或堂姐夫、表姐夫)从簇拥的姊妹中,把嫁女往外拉、两方争夺,哭声震天。嫁女出客堂,边哭边托着槟榔盘,让亲戚朋友吃槟榔,有两名或四名弟弟(表弟、堂弟)跟在后面,敲敲打打将嫁女送至男方村庄。一到村庄,新郎伴郎便对弟弟、嫁女鞠躬,连行三遍。嫁女一踏进门槛,鞭炮轰响,接着便拜堂。一般均在鸡叫前、拜堂完后,闹洞房,通宵达旦。新婚当夜,新郎新娘不同居,新娘与伴娘同宿。天一亮,亲戚朋友便蜂拥而至。喝喜酒,约上午10点钟,夫妻还得回娘家,到女方家问候父母。婚礼此时才算结束。

断竹离婚

在过去,黎族由于婚前婚后都有较为自由的恋爱生活,婚姻关系极不牢固,经常离异。但离婚手续也十分简单,须当事者双方撕断一块黑布或折断竹块一片,双方各执一半为凭,彼此即可分道扬镳。

被遗弃的传统婚俗

以前,黎族女子订婚时,还要进行纹面。图案由男方提供,有几位妇女用野刺在姑娘的额头、面颊和嘴唇上文出图案,中途还要加入颜料,大概经过一个星期,这个图案就留在姑娘的脸上了,如今这种黎族传统风俗已经不复存在。

傣族婚姻习俗蕴涵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婚礼古老简朴,按照当地风俗婚礼必须在女方家竹楼上举行。傣族结婚后,夫妻恩爱,感情融洽,离婚的极少。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在恋爱婚姻的过程中有许多别有情趣的婚俗,成为傣族风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傣

大族青年男女婚前交往自由,恋爱自由。傣族中中很少有“重男轻女”的意识,家庭矛盾或国由家庭引起的社会问题不多。上卖鸡肉,找对象下每逢节日到来的时候,西双版纳的傣五族姑娘们便把自己家的肥鸡杀了清炖。如千果来买鸡肉的小伙子是姑娘不如意的,姑

娘会加倍要钱。要是姑娘看上的小伙子来买,姑娘就会含羞低下头,躲避小伙子的目光。如果小伙子有意,两人就端着鸡肉,搬起凳子,走进安静的树林里,互相倾吐爱慕之情。

巧穿衣,寻配偶

在云南德宏的傣族小伙子还有一种奇特的求偶方式,无论春夏秋冬,小伙子如果想找情侣,就会用一条宽大的毛毯把自己连头带身裹起来,只露出两只眼睛。他们站在大路边,等待姑娘的到来,这也是未婚小伙

166子的临时标志。而没有对象的姑娘的标志是穿浅色大襟短衫、长裤,身束小围腰。小

伙子只要看到这样打扮的姑娘经过,都可以上前说话求爱。如果姑娘看上了小伙子,他就会取下身上的毛毯,拉着姑娘的手离开大路去细谈。

傣家婚礼

傣族青年男女结婚,一般实行从妻居的习俗,即男子到女方家上门,因此婚礼主要在女方家举行。婚礼开始前,新郎新娘先要到佛寺去拜佛,祈求吉祥幸福,白头偕老。

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派出的亲朋好友到女方家参加婚礼的人特别多。他们陪着新郎,一路敲着象脚鼓和芒锣,喜气洋洋地来到女方家,沿途还鸣放鞭炮和鸟铳,以增

◆花腰傣族新娘套红线辟邪

加喜庆气氛和驱除邪魔。婚礼首先从女方家的门口开始:在地上铺一条花毯,在上面摆一张小供桌,桌上摆放着鲜花和果酒。新郎和新娘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并排坐在花毯前,请和尚念经。念完后,和尚用彩色丝线分别束在新娘和新郎的手腕上,以示祝福。接着,男方要走进女方的家,这需要经过几道关卡:一是到门口时,竹门已关闭,男方需放鞭炮、付礼钱,门才打开让其通过;二是登竹楼时,男方被女方的人阻在楼下,男方需付礼钱才能登楼;三是进了屋后,新娘被藏起来,见不着新娘。男方需付礼钱和敬酒,几番恳求,几经周折,新娘才被送出来。这一系列过程包含着考验新郎的意味,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

接下来是举行拴线仪式:桌上放有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如衣服、筒裙、银裤带、手镯等。另外还放着糯米饭、红糖、芭蕉、盐巴、白线等。拴线仪式开始,新郎新娘并排跪在婚礼桌前,接受老人的祝福和来宾的祝贺。接着由主婚人致贺词,在座的人都要伸出右手搭在桌子上,低首聆听贺词。贺词完毕后,新郎新娘每人从桌子上扯下一团糯米饭,在酒里蘸一蘸,然后点鸡、盐和白线等物,每人需连点三次,点完后把饭团放回桌面。这时,主婚人拿着桌上一根较长的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祝福新婚夫妇幸福吉祥,生的儿子会犁田、盖房,生的姑娘会织布、栽秧……拴线后,桌上的一只鸡献给主婚人,另一只鸡拿给小伙子们去分吃,预祝他们早日找到心爱的姑娘,也来幸福地拴线,其余的东西全部放在

◆花腰傣族迎亲

新婚夫妇的帐子边,过了三天才能吃。

第二天天亮前,新郎要返回父母家,到晚上才回妻家。第三天,男方母亲挑着凉米粉等东西来女方家认亲戚,并分别向各亲友送凉米粉一块。婚后第五天,新郎新娘又挑着凉米粉来到男方家认亲戚,同时也分别送亲友凉米粉一块,亲友也要向新娘赠送礼物。到此,整个婚礼才算结束。

结婚后,男方一般要在女方家住满三年,然后才能携妻回到男方家住,在男方家住满三年后,又可以回到女方家住,即所谓“三年去,三年来”。直到夫妇二人盖起自己的房屋,经济能独立后,才离开双方父母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

古老的瑶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与习俗,300多个分支在婚俗方面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瑶族是一个崇尚自由婚俗的民族,与黎族在婚俗方面有些类似,比如黎族中的牙印深浅测爱意,瑶族也有类似的活动,即咬手背,而且咬的轻重也有不同的说法。下面主要介绍瑶族别具情趣的婚俗风情。

串情人与咬手背

秋收过后,蓝靛瑶族的未婚青年大都要背着米去串情人。一伙同性别青年按事先约定来到一个瑶家山寨,该寨的异性青年则备下酒菜款待。款待还有仪式,先是客人即兴唱起山好水好主人好的赞词。然后双方在唱中交流感情。盛宴间眉来眼去对准了对

168象,就成对成双地到寨子外边,尽情地倾吐心中的爱慕之情。于是按祖先留下的规矩,要情郎往爱妹的手上咬一口,再由爱妹朝情郎手上还一嘴,咬这一口还有许多讲究,咬重了说是狗咬;咬轻了,表达不了对情人的爱。这一口还必须往手背上,咬手背又不得咬着凸起的骨节处。假若咬的规模位置都合规定入情理,被咬的伤口发炎化脓、表示恋人的情意已经溶入对方的肌体和血液里。再加上互往手上拴了红、蓝丝线(男给女拴蓝或黑丝线,女给男拴红丝线),这对恋人就可以等着良辰吉日成亲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订婚找前任,我娶千金总裁你哭啥  历史名人之谜  不要用我的爱来伤害我  奇趣自然  把老爹送上女帝龙床,请叫我太子  天变:中国历代宫廷政变全景  博弈的智慧  哦,这该死的缘  好好活着 善待生命  人性的优点(精编版)  专注力:有效管理时间的关键  生活中必知的130个心理学常识  人性的弱点(精编版)  刺猬恋上仙人掌  爱上你等于爱上寂寞  向心公转  史记品读  世界古代文明与科技  遗失的宝藏  远古生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