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书网

寻书网>一生不可不知的世界历史常识 孙洁 > 第12章 日不落帝国的升起(第3页)

第12章 日不落帝国的升起(第3页)

在英国海军崛起以前,西班牙一直是海上霸主,可最后,大西洋上飘荡的却是米字旗,英国终于成为亘古以来前所未有的海洋大帝国。

英国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开始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向印度和美洲渗透和扩张,先后在苏拉特、冈比亚、马德拉斯建立了商站。英国探险家沃尔特·雷利爵土曾说:“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这句话成为了英国的座右铭。

英国向北美殖民

17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凭借雄厚的经济力量和先进的武器,开始向北美殖民。

在北美的殖民地中,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而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在北部殖民地,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中部殖民地,大量存在着半封建的租佃制;在南部殖民地,则正盛行黑人奴隶制。黑人奴隶在中北部地区也有,但数量比较少,大多是家内奴隶。另外,十三个殖民地中普遍存在白人契约奴。他们的地位略高于黑人奴隶,在五至七年期满后便能成为自由公民。

为统治和管理北美殖民地,英国建立了一整套统治机构。这是一套双重机构,一是在英国政府内部设置的管理殖民地事务的贸易司,二是派驻北美的总督及官员。

比起欧洲各国和西属拉美殖民地,英属北美殖民地在社会政治结构中存在较多的民主因素。首先,各殖民地均仿效英国,设有议会,而且选民比例较高,白人成年男子大多享有选举权。第二,在经济生活中,由于北美地广人稀,取得土地比较容易,因而小块土地所有者大量存在,无产者数量较少,贫富差别不像欧洲那样悬殊。第三,不存在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北美虽然也有贵族,但他们的社会地位不是靠封建君主的封授和出身门第,而是靠个人的努力。他们虽占据了殖民地的各级官职,但主要是靠竞争选举上的,而不是靠世袭特权。第四,在北部诸殖民地盛行地方自治,当地人民通过参加市镇大会,享有一定限度的参政权。这些民主因素使英国在北美的统治基础不甚牢固,也使日后美国的独立战争成为可能。

英国政府希望殖民地成为英国工业的销售市场及廉价的原料供应地,因此一直对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限制政策。不过,在1763年以前,由于英国忙于对法国的争霸战争,无暇严格执行这些限制政策。因此,18世纪上半期,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手工工场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某些工业技术已达到欧洲先进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来处于隔绝状态的各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到18世纪中叶,各殖民地之间建立起完善的邮政系统,许多桥梁、渡船和道路网把主要城市连结起来,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更加便利。北方以工业品供应南方,南方则以农产品供应北方,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北美市场。在此基础上,北美人民形成了某些共同的文化观念和心理素质,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人们普遍感到自己是与旧大陆不同的“新人”。于是,一个新兴民族即美利坚民族诞生了。此外,这一时期欧洲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也给其民族民主意识的发展以巨大动力。

“宪章运动”

公元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无产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趋高涨。公元1836年,在洛维特领导下成立于“伦敦工人协会”。次年,他们提出了致国会的请愿书,并在公元1838年以“人民宪章”的名义公布。宪章共6条,中心内容是要求实行普选制,如规定凡年满21岁的男子都应享有普选权,对当选议员应当支给薪金,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等等。历史上将这场为实现宪章内容所作的斗争称为“宪章运动”。

宪章运动开始后,出现过三次高潮。

1839年7月12日,国会否决了请愿书。消息传出后,伯明翰工人举行了起义,各地群众举行罢工和示威,宪章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不久,政府派出大批军队镇压了起义,逮捕宪章派领袖,运动转入低潮。

在1841~1842年经济危机的推动下,工人阶级掀起了第二次宪章运动的高潮。1842年4月12日,宪章派在伦敦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了请愿书,向国会提出申请。除了坚持《人民宪章》的六项要求外,还提出了废除“新济贫法”、取消劳动院、要求政教分离、取消什一税等,甚至提出了取消资本家对土地和生产资料独占的要求。这次请愿书所提出的更为激进的要求,说明宪章运动已经摆脱了资产阶级的影响,具有更加纯粹的无产阶级性质。然而,国会又否决了请愿书,宪章派领导机构号召工人举行总罢工,进行抗议活动。8月9日,曼彻斯特工人首先宣布总罢工,各地工人纷纷响应,罢工席卷全国,但由于政府派军队镇压了罢工,运动再次转入低潮。

1847年的经济危机和1848年欧洲各国的革命运动,特别是法国二月革命的胜利,给宪章运动注入了新的动力。1848年初,全国宪章协会恢复活动,筹备第三次请愿。第三次请愿书宣布,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惟一源泉,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享有优先权,权力的惟一来源是人民。工人群众还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要求。在第三次请愿书上签名的有五百多万人,宪章运动形成了第三次高潮;1848年4月3日,宪章派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到国会递交请愿书。政府调集了30万军队,准备镇压工人。4月10日清晨,当成千上万的工人向国会进发时,宪章派的右翼领导人屈服于政府的武力威胁,力劝工人解散回家,请愿书只由几个领导人送交国会,这样致使运动夭折了。随后,政府下令解散宪章派组织,并大肆逮捕宪章派积极分子,宪章运动归于失败。

宪章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它已经不是个别工厂、个别地区的工人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而是全英国的工人阶级共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政治斗争。在斗争中,工人们建立了自己的组织,提出了本阶级的政治要求,把矛头指向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宪章运动是英国无产阶级的第一次全国规模的、群众性的政治斗争,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三、历史难解之谜

斯图亚特王朝是如何复辟的

1603年,著名的伊丽莎白女王逝世以后,没有直系继承人,所以她的旁系亲属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位,在英国称詹姆士一世。从而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

查理一世统治时期,通过两次内战建立了共和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暂告一段落,克伦威尔掌握了共和国的大权。但很快,克伦威尔也逐渐走上了独裁道路,1653年底,他被宣布为“护国主”,并先后多次解散议会,成为军事独裁者,引起了民众和议会的不满。

1658年9月,克伦威尔逝世。他的儿子理查·克伦威尔继任护国主。他庸碌无能,高级军官根本不服,因此不到一年他就被迫辞职,国家政权落到了高级军官集团手中。他们迫于日益高涨的人民革命运动,不惜与长老派妥协言和,恢复了国会。但是国会恢复不久就通过决议,要求惩办1653年解散国会的军官,于是军官们再次解散国会,组成“安全委员会”,进行军事统治。然而,“安全委员会”受到各阶层人民的抵制和反对,各地方政权也拒绝接受委员会的领导,军官们只好于1659年底又重新恢复了国会。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他们极力寻求建立一个能够保障自己既得利益的政权。但在当时,英国已经寻找不出一个能够像克伦威尔那样的人物,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因此,他们把目光转向了尚在国外流亡的查理王子,企图通过复辟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来达到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的目的。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复辟计划,得到了著名的君主主义者,驻苏格兰英军司令官蒙克将军的支持。1660年2月,蒙克率部队进人伦敦,大肆逮捕民主派人士,很快控制了局势。同时,他派人与在荷兰的查理王子谈判,达成了关于复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协议。1660年4月4日,查理王子在荷兰的布列达发表了一个宣言。在这个宣言中,查理王子允诺在即位后不收回在内战中从、王党和教会手里没收的土地,赦免所有反对君主专制的革命者,保证宗教信仰自由。5月1日,英国国会通过决议,迎立查理为国王。5月29日,查理回到伦敦即位,称查理二世(1660—168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

什么是英国“光荣革命”

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攻。查理二世登上王位后,进行了残酷的政治报复。他把克伦威尔的尸体从坟墓里挖了出来,吊在绞刑架上,又把头砍掉挂在审判查理一世的威斯敏斯特厅里示众。查理二世统治时期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时期,但是查理二世的政策仍然同资产阶级的利益相抵触。他流亡期间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庇护,所以在国家大事上一概受路易十四的支配。他不顾国内人民的反对,把克伦威尔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得的敦刻尔克卖给了法国。这就使英国对外贸易遭受了很大损失,他的执政逐渐引起了资产阶级及人民的不满。

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即位。詹姆士二世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他比查理二世更加反动。他的一些措施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也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到了1688年,反抗运动相继兴起。詹姆士二世却仍然残忍地迫害主教。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早年的革命性已不复存在,他们惧怕人民革命,不敢依靠人民群众推翻复辟王朝,只能寄希望于发动宫廷政变,来实现他们的目的。由于詹姆斯二世年老无嗣,国会决定在詹姆斯死后迎立其女儿——信奉新教的玛丽及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为英国女王和国王。1688年,詹姆斯得子,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美梦破产。于是他们决定请威廉拥兵入英,逼詹姆斯退位。1688年11月初,威廉以保护“新教、自由、财产和国会”的名义,率兵在英国西南海岸登陆,领兵直逼伦敦一路上,受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欢迎。詹姆斯二世的大臣、王族、军官也纷纷倒向威廉。詹姆斯二世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慌忙逃往法国。1688年12月18日,威廉进入伦敦。1689年2月6日,国会宣布詹姆斯二世“自行退位”。13日,拥戴威廉为英国国王,玛丽为英国女王。这样在英国没有流血地推翻了复辟王朝,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把这次宫廷政变叫做“光荣革命”。

实际上,这次政变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土地贵族为夺取政权而发动的一场宫廷政变而已。尽管如此,“1688年政变”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地位,巩固了英国革命的成果,成为英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宣告欧洲新的政治制度的诞生,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人性的弱点  我逆天的人生  医品天婿  末世重生:血月下的死神  从娱乐圈太子到刑侦新人  铁甲兽大军来袭,马弓手请求出战  高冷班花恋上我,逐渐白给怎么办  穿越成百岁老头儿,拄拐横扫异界  剑纵天下  综漫:沢田家的弟弟君  中华取名艺术大全  受益一生的10堂处世课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读三国学智慧  二十几岁要懂的100条人生经验  成功是折腾出来的  可怕的山西人  星辰征途:探索地外生命体  柯南琴酒都是我哥,见一面怎么了  武道无极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